宏阔的大殿,可容纳百多个喇嘛做法事,几百名喇嘛念经,且建筑特殊,是丽维十三大寺中柱子最多,面积最大的一个。殿高13米多,殿门面阔七间,长12.85米。门窗雕刻精美,技法娴熟,三层透漏,在丽江古建筑中堪称一绝。
殿中央塑有释迦牟尼佛像,两旁塑有多尊佛像,左边有个十五世东宝活佛的灵塔。三层的大殿,纯金镀的宝顶闪射金光,顶层为四脊尖顶,一二层为重檐歇山顶,三层共有十二个檐角,每角都挂有风铃,风吹铃响,脆悦人耳,前檐天花板作弧形卷棚装饰,十分富丽。除前檐外,其余檐柱均作双柱础处理,即石柱础上再作木雕莲花柱基。这种手法在全国古迹筑中是罕见的,它的作用在于易受风雨侵蚀的檐柱基,一旦出现腐烂,便于更换,足见工匠们不比一般的建筑才能。寺院中央,置有一个五彩石大香炉,炉上的砂眼,都用黄金镶上,经专门烧香的人经常擦拭,亮亮的发光,也可算是少见的珍品。
大殿东北角有个“当搓”,即“唱聚”喇嘛住的院落。院内客厅楼上塑有一尊开山祖罗僧的泥塑像,每月有寺僧烧香。院里还有马房、大厨房和从山上用木槽引水而来的大水塘,每逢打瓦各罗(农历十二月),三美玖日多(农历七月)等,念经大活动时就在“当搓”用餐
大殿西南是三坊一照壁的护法堂,堂里塑有护法神,有很多唐卡画。有位德高望重的喇嘛,长年在那里念护法经,还有两位助手喇嘛。大殿下面的西南角是活佛的静室,静室大门贴着一副藏文对联,天井中有十几大盆花木,其中映山红最多,花色有红、黄、白等。每盆花木造型各异,弯曲虬枝,美不胜收,真个盆景花木之最,是十五世东巴活佛精心栽培、着意加工的。

南面三间与大寺二大门相连,西面一间为十五、十六世东宝活佛的寝室,室内置一张木板床,还有一个高底两层木柜,上层放有部分法器和十五世活佛的一枚小铜印、一个乾隆年间制的印油盒、一枚五等文虎章、一双前世活佛用过的象牙筷,一个玉石鼻烟壶等,极为珍贵地放在一个皮包里,还用块红呢裹在外面。木柜上放着一顶两层镏金帽子,帽上有黑色的线条花纹,用黄绸布包着。据说此帽是大宝法王认定具足为十四世东宝活佛时赠送的。
大柜下层放着用于法事穿戴的衣物,其中一件丝织黄色单层黄褂,是十五世活佛,在甘孜德格八邦寺代理四宝法王时,穿后带回丽江保存起来,是十六世东宝活佛又带回八邦寺。中堂为会客室,供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像,楼上供有很多佛像。
在东面照壁前面有一棵百年银杏,可谓丽江的古树名木。这样的名木,还有大殿内树形优美有180年的古松,200年的樱花,大殿右侧山上,还有棵据说是从印度引进来的桑葚甜如蜜的奇特古桑树。 西面是三间平房。一间作为大门,一间作为东宝活佛的学经室,有一张二十公分高的方形坐位,铺有较厚的褥子,每日早点后,活佛便坐在上面,前面放一张经桌,桌上放着藏经,旁边高凳上坐着执教严格的若崩经师,教了数遍发音不准确时,就会斥责,直到准确,朗朗诵读,坐立姿势稍有不正,也会及时纠正。中午饭后稍息,又坐在原位练习写藏文:小黑板上涂上油脂,将装在布袋里的白土粉扑在上面,用竹笔写出黑底字。
值得一提的是,指云寺二门楼上珍藏着很多法事工具,其中有跳神(八蹉)用具,如牛羊等面具和法衣,最为珍贵的是藏传佛教的唐卡和佛像画,据德格八邦寺陈通事说:这些唐卡画和马肖仙的佛像画,是十五世东宝活佛在八邦寺代理四宝法王后,回丽江时,由八邦寺作为礼物赠给他的。马肖仙是明末时木氏土司从浙江宁波请来的画家,大宝法王来丽时,看到他作的丽江壁画,非常赏识,便把他带到西藏,后去印度。
上一篇:夏之黄山 十二钗相伴|史湘云·碧山村 下一篇:从诗文中走出的烟雨扬州,不仅有亭阁楼台,还有春景如画 |